在地球的歷史上,經(jīng)歷了多次顯著的環(huán)境變化,其速率時快時慢。這些變化如何影響進化的過程是生物學的一個重要問題,F(xiàn)在全球氣候正在經(jīng)歷著億萬年沒有出現(xiàn)過的急速變化,這個問題直接關系到當今生物多樣性的命運。
來自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(喬慧捷)、耶魯大學(E.E. Saupe)、堪薩斯大學(J. Soberon和 A. Townsend Peterson)、哈佛大學和新墨西哥大學(C.E. Myers)的科學家在The American Naturalist上發(fā)表的最新文章表明環(huán)境變化的速率會影響到物種的異域種化和滅絕。
研究者使用計算機模擬的方式,研究了物種生態(tài)位寬度(環(huán)境耐受性)和擴散能力對種化和滅絕的影響。進一步,他們評估了這些生物學特征如何響應環(huán)境變化,進而影響到整個生物多樣性模式。當環(huán)境變化迅速時,相比擴散能力,生態(tài)位寬度對種化和滅絕有更大的影響;而當環(huán)境變化緩慢時,擴散能力則更加重要。結合復雜的環(huán)境變化、真實世界的場景,并輔以簡單的虛擬物種,可以更好地解釋生物多樣化的過程。
論文信息:Qiao, H., et al. (2016). Impacts of Niche Breadth and Dispersal Ability on Macroevolutionary Patterns. The American Naturalist. doi:10.1086/687201.